规划策划与招商一体化服务机构 ·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精准招商平台
产业招商规划 · 招商项目策划 · 产业规划研究 · 政府委托招商 · 企业投资选址 · 互联网招商

招商引资实战动态

招商研究:珠三角地区产业渊源及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018/11/7   阅读:1167   类别:招商引资实战动态

11.webp.jpg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广东经济实力大大提升,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迅速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转型与转移势在必行。但是,从目前珠三角产业转型及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其产业转型依然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产业特点。笔者以深圳、东莞和佛山三个典型的产业城市为例,深入分析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渊源、特点及其对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思路。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渊源与特点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其产业发展渊源直接决定了其产业扩张与演进的特殊性。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得益于20世纪70-8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的改革开放,因而具有很强的经济外向性特征。同时,由于区域发展方式的差异性,使之内部各市区又具有不同的产业渊源和发展特点,其中以深圳、东莞和佛山最为典型。这些不同的渊源和特点对珠三角产业扩张形成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是研究目前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中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式发展模式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和海洋运输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特区之初,就以“三来一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经历了一般工业化进程中的初期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分布于一般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也分布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相当部分加工组装环节。但是,深圳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初始,中央就赋予了其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使命,他们在发展中始终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按照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向着高科技的方向迈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初级加工贸易产业的成熟和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开始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深圳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快、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和产业集聚度高的地区之一。

  深圳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58.6%。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1%、50.9%和49.0%,实现了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并加速向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迈进。

 (二)以东莞为代表的“三来一补”式发展模式

  东莞市的产业发展渊源以“三来一补”加工工业而著称。东莞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被称为东莞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人缘、地缘和政策优势,积极灵活运用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交通便利、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众多的优势,因地制宜,从发展“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循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引入加工贸易产业,形成了令东莞人自豪的“东莞模式”。即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中国内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要素组合模式,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外资的到来为东莞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但解决了东莞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还为东莞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加速了农村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东莞由此迅速崛起,成为港台制造业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加工厂”,被纳入其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为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界赢得了一席之地。东莞已经成为全国加工贸易产业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15万家企业利用外资的规模达到了440亿美元。东莞的台资企业有3000多家,占到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二成以上。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出口的经营方式,提升了台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使东莞成为大陆的出口重镇。

(三)以佛山为代表的内源式产业发展及其特点

  佛山市作为久负盛名的千年古镇,拥有桑基鱼塘、工业铸造和海外贸易的经济传统。改革开放后,以顺德区为代表的佛山工业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地缘人文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从传统工业起步,通过利用外资,借债经营和负债发展的方式,大力发展以纺织、陶瓷、铸造、医药和民间工艺美术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内源式经济,迅速形成了一大批拥有企业产权的面向国际市场从事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的本土企业。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调整、升级,进一步形成了以专业镇和工业园区为载体的镇域经济模式,奠定了佛山市以内源式兼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特点。20世纪80年代,顺德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农业积累,农民“洗脚上田”,通过学习、模仿,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源式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批自主区域品牌和工业体系。目前,佛山的内销比例达75%以上。顺德百亿元企业有3家,2家是本土企业;56亿元企业有6家,本土企业占4家;10亿元企业近30家,外资4家,合资5家,本土企业仍占绝对优势。①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世界信息产业革命的兴起,佛山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了第一轮产业升级和调整。原先许多纺织类企业迅速升级到机械、家电、电子及高科技领域,兼具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双重特性的机电产品异军突起。进入21世纪,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和高涨,佛山制造业获得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飞跃。佛山市充分利用其内源式经济的优势,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大产业升级与转型力度,全面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有力推动了现在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调整与转移,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医药和家居用品制造等十个优势行业。目前,整个佛山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有33.7万家,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基础,规模企业不断壮大的格局。三大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优化,从1978年的31.2∶50.5∶18.3调整到2008年的2.2∶65.6∶32.2;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工业结构呈现适度重型化、高级化发展趋势。

二、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渊源对其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

  不同的产业渊源决定和影响着区域未来产业的扩张、演进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模式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决定和影响着区域产业的扩张方式和产业转型、转移的进程、层次和质量。由于珠三角总体上依赖外资的先天性特点,使产业扩张过程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中小企业数量过多,外资企业配合区域升级转型的主动性弱,区域产业应对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差,从而决定了其产业升级转型具有更大的难度,产业转移也因此受到影响。

 (一)创新型发展方式对其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

  作为一个自主创新型城市,深圳产业发展的渊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吸收;二是自主创新。就其引进吸收而言,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三来一补”为特色的加工贸易业。1980—1985年,深圳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大规模引进外资经济,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工业化取代基础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领域。这一产业渊源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将长期保持外向型的特点。但是,深圳的发展并没有在单纯的产业引进上止步,而是在此基础上积极学习、消化吸收,不断提升产业引进的水平,积累自主产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内资与外资并重、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并举的发展态势。进入“十一五”以来,深圳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过程中,也充分发挥其经济外向型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外高端产业,提升其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知名产业服务城市。

  就其自主创新而言,由于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催生、外来人群创业谋生的动力和压力,以及失去历史束缚的发展环境,促使了深圳积极借鉴学习各种外来技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经营理念等新生事物,努力拼搏,大胆创新,迅速发展为一个以工商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城市。这一产业扩张方式使其产业发展表现出较快速度的产业演进和产业转移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产业发展通过强大的自主创新及时实现顺利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以劳动密集型兼出口主导型的传统产业比重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其产业面向内地的转移,并随着内地经济的复苏及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而呈现出加快转移的趋势。深圳充分利用投资、参股、收购和兼并等多种方式,以资本为纽带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强化“总部在深圳,基地在内地”的模式。目前由深圳各区政府、行业协会及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在异地签约设立的“深圳产业转移园”就有20多个。

 (二)“三来一补”式产业引进对其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

  由于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租金,“三来一补”产业起步方式顺应了当时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形势。通过合作,外商只是在内地开设一个加工车间,方式灵活,负担轻,利润又丰厚。“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深圳和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盛极一时,其中东莞是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在顶峰时的2002年,东莞在册的“三来一补”企业就达1.2万家。

  但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制造业没有完成升级,输入内地的产业基本上全是低层次、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决定了东莞产业的低端性特点。东莞模式是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模式。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模式之后,其发展之先天性缺陷便逐步显现。一是区域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大。据统计,东莞的外源型经济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对外依存度极高,受国际政治经济波动的影响很大。二是外资经济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小,产业链中大部分产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中低端,对母公司有很强的依附性,产业的利润主要由外资收获,地方获得的仅仅是税收和租金,外资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程度远没有本地企业高。三是产业集群的粘性不强。可以说,东莞仅仅是外资暂时安排的全球生产的流动节点。③东莞产业的这些内存缺陷和先天不足,对其产业扩张与转型造成严重影响,极大地增加了产业扩张与转移的艰巨性和难度。

  目前,东莞已先后与始兴、兴宁、乐昌、信宜、惠东、龙门、阳春和海丰等地共建了8个产业转移园,占全省的1/3。但目前这些产业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据了解,广东省批准东莞建设的8个镇级产业转移园区的总规划面积4266公顷,已开发的却只有706公顷,总共只有9家企业进驻。

(三)“内源”式产业发展对其产业扩张与转移的影响

  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内源式经济由于产业水平低下、资本实力弱小、管理手段落后、技术能力薄弱和产品销路狭窄等原因,表现出更多的原始性、粗放性和乡土性,远不如外 资企业那样迅速成长的优势。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内源式经济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而持久的发展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的自主权、利润分配、企业研发能力、企业成长和转型等方面。由于内源经济多属本土民营企业,拥有完全的企业自主权,从而在企业管理与经营中能够将企业实际与本地产业实际、人文因素和市场特点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企业持久发展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使本土企业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从而孵化出一大批研发成果和名优品牌,推动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内源式企业在其方向调整、区域选择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市场战略的需要实行自主外扩,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能力,扩张市场份额。即使落后企业,也能够在面对本地政策限制和市场压力时,主动趋利避害,有效实施产业转移。

  从佛山产业扩张与转移的情况来看,产业转型力度大,产业转移成效明显。广东新明珠、东鹏、新中源、蒙娜丽莎、 美的集团、科龙、格兰仕、佛山塑料集团和海天等龙头企业出于一种全国甚至全球战略的考虑,通过在市外投资设点,建设生产基地来有效实施产业外扩。陶瓷等传统产业则通过在外地设立转移产业园得到有效整治和转移。据佛山市经贸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上半年,佛山市已经在省内的清远、肇庆、河源、四会以及四川、山东、湖南和江西等省设立转移产业园,外迁企业约181家。在连续四届的泛珠三角洽谈会,佛山合作项目数共238项,合作金额为301亿元。

三、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扩张与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决非仅关系着广东这个区域经济体的命运,而是关系着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命运,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大课题。推动珠三角产业扩张与转移,必须从珠三角及其相关地区双方共同做起。对珠三角方面而言,要积极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提升中推动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双方要进一步正确选择产业转移路径,建立区域对话与利益协调机制,消除区域产业整合与对接的利益冲突,有序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转移与对接。

(一) 抓住时机,积极优化和提升珠三角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科学发展,合理定位。要重新修订各城市的产业规划,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及其配套性产业,形成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加强城市间的产业联动与协作,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发展优势,积极谋划城市间在产业配套与服务、产业分工与协作、市场体系构建、区域资源共享等,共同打造珠三角产业协作新格局。

  2.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是产业链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对此,珠三角应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方针,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全面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推进产业发展转型为目标,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把珠三角建设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人才聚集、创新企业众多、创业投资活跃、创新环境优化,在若干关键技术和优势产业领域有领先优势,适宜“创新、创业、创造”的创新型区域城市。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要立足珠三角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以此带动珠三角制造业的提升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托珠三角城市化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一批本土化现代商贸企业,高层次谋划现代商贸业发展战略。要抓住首批“落实CEPA示范城市(区)”和全省CEPA5先行先试重点市的机遇,积极推进与港澳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和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提升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正确选择产业转移路径,提升和整合珠三角传统产业

  提升和整合传统产业是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当务之急,而产业转移则是其主要途径。目前,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转移路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对成长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品牌,形成具有世界优势的生产能力的优势产业或企业,实施名牌带动、以质取胜的方法,实施“走出去”战略,使之积极并购内地及国外的相关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生产基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谋求市场拓展。其次,要鼓励大中型优势企业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之机,通过制订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整合传统产能,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传统产业先“升起来”,再“转出去”,从而实现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下一轮优势企业“外扩”式转移奠定坚实基础。

  2.对仍有较大赢利空间和升级前景的优势传统产业,如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和中药等,实施改造提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同时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在此基础上,将其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向外地转移,从而实现“成本节约”型扩张。

  3.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业,则按照成本节约的原则,积极推动其向周边地区或全国各地转移。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强化对企业的环保标准约束,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进资源型低端产业逐步退出,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落后产业“退出”机制,并建立相应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有效解决转移企业二次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强化政府对转移产业的服务和引导,通过移出地与目的地政府之间的对话与协作,为转移企业切实解决“水土不服”以及有关政策的滞后问题,保证转移企业在新的区域能够留得住、站得稳。

 (三)建立区域对话与利益协调机制,消除区域产业整合与对接的利益冲突

  在推动产业扩张与转移过程中,要建立区域对话与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指导和发展环境,有序推动区域内产业整合与区域间的产业对接。一是创新珠三角区域内产业合作模式,推动高端产业的区域整合。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二是深化环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有序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着力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设施一体化机制、环境一体化治理机制、分工合作机制、区域援助的长效机制、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政府联系沟通工作机制等,安排干部到产业转移园任职或挂职,继续举办“山洽会”,组织本地企业到对口地区考察、交流与产业转移洽谈活动等。三是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共同构建区域合作的新机制,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推动泛珠三角内的产业转移与对接。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